第94章 幕后之人,负荆请罪
“殿下,您看……”
侍从望向李承乾。
只要将此人送到李世民面前,李泰板上钉钉要被废为庶人。
如今朝中虽大体上都是支持李承乾的,但也总有那么几个特立独行,怀着小心思的。
处置了李泰,也能让那些人心中有数。
李承乾面上讶异之色逐渐消失,他拔出腰间佩刀,一刀便结果了最后那个刺客。
“回大唐。”
他的储君之位已经够稳固了,并不需要用自己的手足来立威。
若真那样做了,恐怕还会让父皇心寒。
父皇年少时曾有过那样一段经历,最看不惯地便是兄弟阋墙。
……
“老师。”
李承乾回长安后,并没有第一时间入宫觐见,而是将自己的人暂且安置在了城外,独自一人来见了陈修竹。
“看来你路上,应该出了些变故。”
陈修竹抬手为李承乾擦掉额角已经干涸的血迹,温声道。
李承乾端起茶水一饮而尽,苦笑一声。
“徒儿不明白。”
“难道想要坐上那个位置,就必须要残杀手足,必须要从兄弟们之中杀出去吗?”
他长叹一声,将途中遇刺一事娓娓道来。
陈修竹耐心听罢,沉吟片刻。
“以李泰的品性和能力,他的确有可能会对皇位动心思,但却没有派死士去刺杀你的本事。”
按照唐律,皇子成年后,一般就要去往自己的封地。
李泰爱好诗画,不参与朝堂之事,平日又十分会讨李世民的喜欢,故而李世民给他封了个不之官,特许他留在长安。
但储君的人选,在李世民的心中一直十分坚定。
因此,他也有意控制李泰的发展方向。
许他建立文学馆,开诗社,办赏花会。
除此以外,有关朝政之事一律都不许他碰。
可以说李世民虽对李泰宠爱有加,却对他管教甚少,不像是皇帝养皇子,倒像是寻常人家宠溺小儿子。
这样的李泰,从哪儿掏一队死士出来?
李承乾闻言,豁然开朗。
是啊!
李泰自然没有刺杀他的本事。
甚至再进一步来说,以李泰的性子,若是无人煽风点火,他怕是也做不出残害手足之事。
处理状告李泰,会让父皇心生芥蒂。
可若只是处理状告一个心怀不轨的臣子,那想必就是父皇喜闻乐见之事了。
“多谢师父,徒儿明白了!”
“徒儿告退,明日再带了礼物来看师父。”
说罢,李承乾恭敬行了一礼,脚步匆忙地退了出去。
师父既给他指了一条明路,他就该快些实践。
……
迎接李承乾凯旋后,皇帝大喜。
不仅摆了筵席来为自己这个立了功的大儿子接风洗尘,甚至在筵席结束后,还将其留在宫中,欲多同他说说话。
李世民先是细问了战争历程,又询问了李承乾的身体状况。
待李承乾一一作答后,方才依依不舍地挥了挥手。
“行了,快去歇着吧。”
“今儿天晚了,你不必再回东宫,就留宿在宫里。”
话音刚落,便见李承乾突然跪了下来。
“父皇,儿臣险些就不能再回来见您了。”